就业招聘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招聘快讯 > 招聘详情
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秋季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Sep 13, 2021 11:20:37 AM 点击量:

单位名片 Business Card

单位名称 东北电力大学 单位性质 高等教育单位
单位地址 吉林省吉林市 单位行业 教育
单位规模 5000人以上 单位网址 http://www.neepu.edu.cn/

招聘计划 Recruitment Plan

学历要求 招聘总人数 研究生人数 本科生人数
硕士生,博士生 50 50 0
学历等级 专业名称 职位名称 招聘人数
研究生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力学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机械工程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电气工程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土木工程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数学 教学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物理学 教学人员 5

招聘内容 Recruitment Content

一、学校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

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5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有8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目前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的40.5%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cj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cj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东北电力大学诚邀各位青年才俊加盟。

、联系方式

招聘网站:http://rczp.neepu.edu.cn

简历投递邮箱:有意者请将简历发送至rczp@neepu.edu.cn

联系人及电话:苏老师 0432-64806129、15044268592

老师0432-64806129、15044253677

    联系地址:吉林省吉林市长春路169号东北电力大学人事处

    三招聘需求及待遇

所在学院

学科专业

具体学科或研究方向

学校待遇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正式编制;

2、校内聘任教授或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3、提供可居住3-5年的过渡期居住房1套;

4、一次性提供安家费用10-80万元:

35-80万元: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5-60万元: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60万元: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核科学与技术;

10-30万元:工商管理、数学、英语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

5、提供科研启动及仪器设备配套经费5万元;

6、享受校内博士津贴2.4万元/年,且每工作1年累加1200元至3.6万元/年止;

7、年薪16万元起。

8、数学、马克思、中文等相关专业招聘优秀硕士研究生,待遇面议,相关专业学生可直接向招聘邮箱投递简历。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移动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光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多维信号处理)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含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地热等)、储能科学与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

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

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人与无人机系统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力学

水利工程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桥梁与隧道工程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电力经济与管理)、能源电力政策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程管理、产业经济学、投资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理学院

数学

统计学

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统计学

外国语学院

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体育学院

体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