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要求 | 招聘总人数 | 研究生人数 | 本科生人数 |
---|---|---|---|
不限 | 20 | 10 | 10 |
名校优生暑期来余实习“朝露计划”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为我区人才引进、科研合作等工作奠定青年人才基础,根据杭州市“春雨计划”相关要求,拟开展暑期实习计划,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1.以实习带动就业,组织实习生参观见学、座谈交流、岗位实践,助力高校学子了解企业、找准目标、明晰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搭建平台。
2.以实习推动创新,发挥实习生自身专业优势及其所在团队的研发能力,赋能余杭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以实习深化合作,延伸拓展校地合作方式及内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二、目标对象
本计划拟面向全国重点院校定向征集实习生,根据用人单位需求适当调整。
实习岗位由区内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由区人力社保局负责统筹协调。
三、主要内容
按照“1+2+3”分阶段开展,区人力社保局牵头组织1个月实习。一阶段集中实习结束后,用人单位与实习生根据双方意愿,可延长2-5个月。
计划通过一个月的实习,使学生了解余杭区战略规划、产业平台、科技创新、历史文化等基本情况,掌握实习所在岗位基本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钻研、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培训、岗位锻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四、具体安排
(一)岗位征集期(5月)
(二)高校报名期(5月下旬)
政务实习:有相关意愿的同学请在5月30日下午18:00前将政务实习学生信息表发送至jdjy85167001@163.com。实习补贴为2000元/人/月(含人身意外险),交通、住宿、餐食学生自理。
企业实习:实习生请在5月31日下午12:00前将报名表与个人简历发送至yhrcfw@163.com,缺少材料视作报名失败;最终是否被应聘公司录用,以用人单位通知为准。实习待遇由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商议(含人身意外险、2000元/人/月大学生实训生活补贴、企业待遇),交通、食宿由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三)面试阶段(5-6月)
用人单位与实习生通过简历遴选、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面试,确定录用人员名单。
(四)实习期(7月-8月)
7月15日:实习生报到
7月16日上午:迎新大会
7月17日-8月16日:一阶段岗位实践
在用人单位学习办理具体业务工作。由实习单位统筹考虑企业需求、实习生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开展暑期实习工作,充分发挥实习生专业优势和企业平台优势,实现实习生和用人单位的共同成长。
8月16日后:二、三阶段岗位实践
用人单位与实习生根据双方意愿,可延长2-5个月,应至少提前3天向区人力社保局、所在院校报备同意后执行。
五、其他事项
1.食宿由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2.用人单位应成立实习帮带团队,制定分阶段分岗位实习计划,落实“一对一”帮带机制,指导帮带实习生做好岗位实践,定期开展谈心、团建等活动,帮助实习生了解企业文化,快速融入团队,实现成长进步。
3.企业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5月31日12:00。请将报名表与个人简历发送至yhrcfw@163.com,缺少材料视作报名失败;最终是否被应聘公司录用,以用人单位通知为准。
4.余杭区人力社保局“朝露计划”咨询电话:0571-89391152
余 杭 简 介
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南端,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1994年,撤县设市;2001年,撤市设区;2021年,调整行政区划,在原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新的余杭区和临平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区域面积942平方公里,下辖5个镇、7个街道,户籍人口75.97万,常住人口151.89万。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6.43亿元、增长8.5%,总量全省第一;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1.57亿元、增长19.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6.68亿元、增长18.06%,总量全省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前列。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等国家级称号,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和“全国模范检察院”,杭州市唯一的国家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连续6年在杭州市综合考评中位列区(县、市)第一,连续5年在杭州市大党建考评中位列区(县、市)第一。
当前,余杭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以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奋力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大区担当。
打造创新活力之城的新中心。余杭拥有杭州未来科技城、钱江经济开发区、良渚新城三大产业平台,以及梦想小镇、梦栖小镇、5G创新园等特色小镇和创新园区;形成了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以及浙大余杭脑机交叉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重要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重大科技平台集群;集聚了阿里巴巴、中电海康、字节跳动、vivo、OPPO等一大批创新龙头企业,上市企业总量达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696家;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000余名,人才总量突破40万,连续3年夺得全省“科技创新鼎”。正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抢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加快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和未来产业引领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新中心。余杭之名源自大禹舍航登陆,秦时置县,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23年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成功举行。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余杭良渚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贺信。5000多年良渚文化、2000多年运河文化、1000多年径山文化和千年古镇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交汇互融,留下了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余杭段)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孕育了沈括、陈元赟、洪昇、章太炎等诸多先贤大家。“径山茶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阁的落成,矗立起极具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新地标。正高站位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和五千年发展轴构成“两廊一轴”空间新格局,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文化金名片,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嘱托。
打造生态文明之都的新中心。余杭山水林田湖草兼备、城靓村美景秀宜居。“径通天目”的大径山是杭州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集天目万山之水”的东苕溪穿境而过,西溪湿地、五常湿地、三白潭等湿地资源星罗棋布,荣获全省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区、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区和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连续5年获评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等次,夺得全省首批“神农鼎”。正深入践行“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实施梦溪水乡、三白潭、北湖草荡等综保工程,打造“湿地水城”余杭典范,推动乡村振兴和大径山区域跨越式发展,着力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打造全域美丽全民富裕大花园。
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余杭区位交通优越,拥有“轨道上的长三角”重要节点工程——杭州西站枢纽,以及密集的高铁、地铁、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网。群众生活幸福安康,2023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84528元、55223元,收入比缩小至1.53,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岁,拥有杭二中余杭学校(余杭第一中学)、学军中学余杭学校(余杭中学)、学军中学海创园校区、浙大一院总部、浙大一院良渚分院(区第一人民医院)、浙大儿院余杭诊疗中心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杭州外国语学校、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理想教育集团、浙大妇院成功签约落户,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考核优秀单位,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现代化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系全省唯一,成为全国14个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区(县市)之一、系杭州市唯一。正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杭州西站枢纽为核心构建外联内畅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余杭、法治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