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招聘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招聘快讯 > 招聘详情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2022年度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Sep 20, 2022 3:03:56 PM 点击量:

单位名片 Business Card

单位名称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单位性质 其他事业单位
单位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 单位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单位规模 300-499人 单位网址

招聘计划 Recruitment Plan

学历要求 招聘总人数 研究生人数 本科生人数
硕士生,博士生 30 30 0
学历等级 专业名称 职位名称 招聘人数
研究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科学研究人员 5
研究生专业 材料学 科学研究人员 4
研究生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 科学研究人员 3
研究生专业 机械工程 科学研究人员 3
研究生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科学研究人员 3
研究生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科学研究人员 3
研究生专业 物理学 科学研究人员 3
研究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科学研究人员 4
研究生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工程技术人员 3
研究生专业 软件工程 工程技术人员 3
研究生专业 电气工程 工程技术人员 3

简历接收 Resume Reception

接收邮箱 liujie_cq@nwpu.edu.cn 网申地址

招聘内容 Recruitment Content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2022年度招聘公告

一、 单位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是由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同组建、联合举办的事业单位,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实行执行理事和主任“双负责制,以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重要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平台为愿景。

 image.png

两江新区与西工大共同秉持“创新驱动、优势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走“科创+产业”发展战略,按照重庆产业特色侧重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等工作,并按地方产业需求开展继续教育、研究生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院士工作站。主动作为、创新模式、增量发展,建成构架合理、开放共享,服务产业、持续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

 image.png


科创中心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东临明月湖,是集科研、实验、教学、办公为一体的创新基地,建筑面积 3.4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高纯净度熔炼、先进金属材料热成形、航空航天难变形材料特种连接等专业实验室,面向航空航天装备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集聚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与创业孵化的优质资源协同创新,为提升地方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供支撑。中心坚持引育并重,打造人才高地,现有“新型金属材料与近净成型技术”“液相激光制造与低碳能源技术”“材料基因工程与智造”和“精密铸造与智能装备”等科研团队;团队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及一批优秀专职科研人员。

 image.png

二、 科研团队及学术带头人

1. 材料基因工程与智造团队

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28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10人、省部级人才2人。面向军工国防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航空航天和军工国防装备领域先进金属材料的创新研究和新体系的设计开发、数据库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和发展极端条件下先进金属材料的数据库平台及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技术,解决重大装备关重部件材料在极端条件下服役性能需求和共性基础科学技术问题。

学术带头人

image.png李金山,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钛合金、高温合金精确锻造技术、铸造技术、材料成形过程数值仿真与最优化、回转成形技术与装备、SPD加工与微纳米改性技术与装备。牵头研制的高强钛合金紧固件、钛合金刹车盘壳体等多种产品在航空航天多个重要型号上获得应用,为我国武器装备关键型号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国家/国防发明专利46项,合著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2.精密铸造与智能装备团队

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25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1人。针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对高性能金属材料精铸件以及智能装备的需求,围绕影响钛基合金高端铸件尺寸精度和性能稳定性的关键问题,重点在铸造全流程工艺模拟与数字孪生平台、高性能铸造钛基合金材料创新、型壳快速制备、冷坩埚熔炼-受控冷却工艺、缺陷修复、智能装备等方面实现创新。

学术带头人

image.png寇宏超,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组委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材料学会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常务理事、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摩擦学学报》编委。主要从事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成形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课题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

 

3.液相激光制造与低碳能源技术团队

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3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面向航空航天、能源动力领域高端装备急需的功能材料及器件研发,开展以下研究工作:亚稳纳米晶体的液相激光制造及复合半导体材料构筑;新型高稳定性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材料与器件;低成本光电化学水分解制氢的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高效率低能耗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制备;高效储能锂、钠离子电池的多孔电极材料;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高通量料组分筛选及智能制备。

学术带头人

image.png王洪强,现任材料学院副院长,在低碳能源技术领域发表Sci. Adv.Nat.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学术论文110余篇,他引5000余次,授权中国及日本发明专利15件,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现担任总装材料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负责人、陕西省空天动力系统先进功能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陕西省石墨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学会极端条件材料与器件分会委员,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4.新型金属材料与近净成型技术团队

团队简介

团队成员3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1人。围绕航空、航天、汽车以及轨道交通等重大领域关键装备对新型金属结构材料的迫切需求,以西工大材料学院稀有金属材料与加工研究团队为主,融合重点高校院所知名学者与技术骨干,共同组建“新型金属材料与近净成型技术”入驻团队,突破限制新型金属材料与成形技术发展的瓶颈难题,促进技术创新向产业化发展。

学术带头人

image.png唐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钛合金、钛铝合金材料设计与变形机制研究,主持军委装备发展部先进制造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防973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民机科研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授权国家/国防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9件,6项发明专利获得成果转化,作价股权2100万元。在钛合金、钛铝合金以及多尺度计算与组织表征领域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2000余次。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三、 招聘岗位职责与要求

1. 专职科研

岗位条件:

1具有材料、机械、物理等专业博士学位,研究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副研究员原则上不超过40岁,助理研究员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2符合中心制定的相关岗位学术标准。

岗位待遇:

1薪酬参照《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聘任管理办法》

2具有畅通的发展渠道,达到学校准聘和长聘师资相应岗位标准的,可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申请转入;

3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以及学校翱翔人才计划。

2. 博士后

申报条件:

1具有材料、机械、物理等专业博士学位,获取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2年龄在32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35岁),符合国家博士后招聘要求;

3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执行力,能够支撑中心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与结题;

4在本专业领域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研究方向:

(1)铝合金、钛合金、钛铝合金、高温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2)金属材料与构件的服役性能与寿命评价;

(3)金属及合金熔炼、精密铸造、精确塑性成形与先进连接技术;

(4)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5)材料多尺度模拟、热加工工艺模拟与优化。

岗位待遇

(1)薪酬待遇参照《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博士后管理办法》;

(2)中心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

(3)中心协助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以及各种人才项目

(4)博士后出站留渝工作,享受重庆市级5/*3年科研专项资助。出站后留两江新区工作,经审批,可享受两江新区级10/*3年科研经费资助。

3.残余应力精确测量技术与装备研究岗

岗位职责

1残余应力精确测量技术研究;

2残余应力精确测量装备研制;

3实验室资质申请;

4残余应力精确测量技术与装备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岗位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

2材料、机电设计、电气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等相关专业。

4.CAE仿真工程师

岗位职责:

1基于ABAQUSSimufact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进行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类仿真分析及软件二次开发;

2根据复合材料力学试验数据,建立描述复合材料损伤和失效的本构模型,编辑材料参数,并应用ABAQUSDigimat软件完成相应仿真分析任务;

3结合实验表征数据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工艺诊断分析,总结工艺优化方案,撰写分析报告。

岗位要求:

1材料/机械/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

2通识材料加工工艺类仿真分析过程及相关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PythonFortran等编程语言者优先考虑;

3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工业三维建模软件,例如UG / SolidWorks / Pro E / CATIA等;

4需具备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和二次开发经验,或具备MSC系列软件(如Simufact.Forming&WeldingDigimat等)使用经验;

5具有工艺类仿真分析、信息化编程或软件二次开发等实践经验的应届研究生亦可。

 5.软件开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负责MESERPPLMOA等数字工厂或企业管理系统的业务调研、流程梳理、需求分析,参与方案评估以及开发工作;

2配合项目经理完成项目实施计划跟进,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协调、跟进控制与调整,确保项目进度、质量符合要求

3负责需求模块开发、接口配置、运营维护、二次开发等工作;

4负责系统开发技术文档、汇报材料、操作手册等文件的编制

岗位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历,有1年以上软件开发工作经验,年龄35周岁以下,可接收优秀应届毕业生;

2)软件、信息化、计算机或者相关专业;

3熟悉HTMLXMLDIV/CSSJavaScriptJquery等基础Web技术

4)熟悉主流服务端应用框架,如SpringMVCspringbootMybatisactivitiMaven等开发技术;

5熟悉C/C++/C#/VB/JAVA等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任意两种

6熟悉SQL ServerMySql等数据库,能够独立进行数据库开发设计及优化

7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四、 其他支持政策

中心依托引进的科研团队对新进人才在科研平台、办公实验场地、设备共享、招生指标、薪酬福利等方面推行个性化支持政策,引导人才快速融入集体并开展工作。

中心科研团队与世界多所知名大学研究所,如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以及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有着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和交流,表现优异者可以推荐前往合作研究或者继续深造。

中心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氛围、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可获得参与国家级纵向项目、国家重大重点型号项目的机会。

五、 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简历(包含个人简介、学习与工作经历等)发至以下邮箱,并将简历名称命名为“姓名+毕业院校+意愿岗位”。

邮箱:liujie_cq@nwpu.edu.cn

联系人:刘杰

联系电话:023-6734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