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招聘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招聘快讯 > 招聘详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诚招博士后
发布时间:Oct 29, 2025 10:53:00 AM 点击量:

单位名片 Business Card

单位名称 北京神州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性质 高等教育单位
单位地址 北京市怀柔区 单位行业 教育
单位规模 50-99人 单位网址

招聘计划 Recruitment Plan

学历要求 招聘总人数 研究生人数 本科生人数
博士生 30 30 0

简历接收 Resume Reception

接收邮箱 jyrsc@163.com 网申地址

招聘内容 Recruitment Content

坐标上海,待遇优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诚招博士后

 

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诚招博士后

李琳课题组招聘研究助理/博士后

 

 医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前身“伯特利医院”创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为第九人民医院,1964年正式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合并,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整建制并入九院,医院现已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具备一定临床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九院拥有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教授、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邱蔚六教授、骨科专家戴尅戎教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家张志愿教授、眼眶病眼肿瘤专家范先群教授。医院有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单位)、组织工程(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视觉系统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拥有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消化道微生态及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招聘公告

一、基本条件

1、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非在职人员;

2、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背景;

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与听说能力、在读博期间工作成绩突出。

二、专业条件

1、研究方向与导师一致或有相关交叉;

2、发表在JCR分区Q1/Q2或中科院分区1区/2区SCI论文1篇及以上;

3、进站后以基础研究为主。 。

三、招聘岗位

医院共有博士生导师165名,设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博士点。医院相关科室导师招聘信息,详情可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表格仅部分导师招录信息):
https://hr.9hospital.com.cn/web/HTML/hr/HR_BSHPY/List/index.htm

序号

实验室/课题组
(可点击查看详情)

研究方向

学科方向

投递邮箱

1

耳科学研究所-吴皓课题组

1、听觉产生及听觉障碍的机制研究;
2、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人工听觉装置研发;
3、内耳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

在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信号处理、微电子技术、神经科学或相关交叉学科领域

yungegao@126.com

2

细胞命运与疾病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戈林课题组

细胞死亡和衰老生物学机制研究以及抗神经退行和肿瘤等疾病的药物发现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药物化学或是医学等相关专业

GWlab2017@163.com

3

辅助生殖科-芦雪峰课题组

罕见不孕症精准诊疗研究

具有妇产科临床医学、胚胎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学等相关专业

315018@sh9hospital.org.cn
并抄送xuefenglu163@163.com

4

口腔外科-李岩课题组

1、颅颌面颌骨疾病特征性的演进规律以及关键的分子机制;
2、颅颌面颌骨疾病治疗新靶点、创新药物先导分子和候选药物的研发;
3、基于人工智能方案搭建颅颌面疾病多模块数字化诊疗系统;

口腔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药学、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等相关专业

17470216@qq.com

5

口腔颅颌面科-雷云平课题组

1.神经管畸形的遗传和环境病因,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2. 口腔疾病的遗传病因及发生机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

yunpinglei@qq.com

6

口腔修复科-张文杰课题组

1.口腔颌面部血管化再生;
2. 牙种植功能修复相关研究;

口腔医学、材料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细胞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

zhangwenjie586@126.com

7

眼科-范先群院士/贾仁兵课题组

1.眼肿瘤眼眶病发生机制及靶向治疗;
2. 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
3. 视觉发育及干预策略;
4. 眼组织再生及转化医学;

医学、生物、理学或其他交叉学科研究背景

jyrsc@163.com

8

口腔颌面肿瘤转化医学实验室

1.基于多组学策略的头颈部肿瘤整合性数据分析平台搭建;
2、单细胞水平追踪口颌组织发育及头颈部肿瘤的特征性演进规律;
3. 头颈部肿瘤特色性神经、骨侵犯等事件的关键分子机制研究;
4. 口腔颌面及头颈部肿瘤的新型纳米药物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

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口腔医学、纳米医学等专业

sunshuyang@sjtu.edu.cn
hn_cancer@163.com

9

眼科-周慧芳课题组

1.眼眶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
2. 干细胞或生物材料在视神经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等;
3. 眼眶病人工智能诊疗技术及设备研发;

免疫学、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

songxuefei@shsmu.edu.cn

1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陶永课题组

1、基因编辑工具优化
2、AAV衣壳蛋白改造
3、基因调控促进毛细胞再生
4、内耳递送工具研发
5、内耳基因治疗的临床转化

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基因工程或基因编辑等相关专业

taoyent@foxmail.com

11

口腔正畸科

1、口腔正畸数字化和人工智能;
2、牙周病再生正畸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3、颞下颌关节软骨再生基础与转化研究;
4、口腔正畸生物力学研究与转化研究;

口腔正畸学、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生物力学等相关专业

xavierxlg@126.com

12

骨科-郝永强课题组

1.医学3D打印与个性化医疗;
2. 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在骨科领域应用及转化研究;

临床医学、材料学、分子生物学、化学、药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软件学等专业

xinzexx@163.com
并抄送93112781@qq.com

四、岗位待遇

博士后年薪:税前25-33万/年;入选市级及以上博士后人才计划者,按国家及医院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上不封顶。

1、博士后在站期间,医院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10万/人;

2、经过考核和专家评议对出站后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优先考虑留院工作,并予以聘任相应的专技职务;

3、其他支持: 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依托强大的医院资源,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五、联系方式

此招聘长期有效,请意向人才将个人学习或工作简历、学历学位证书及发表论文(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承担课题等代表性研究成果材料发送邮箱(见官网或表格联系方式),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博士人才网"。

人事处老师:柯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21-63131666

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人力资源处

Email:jyrsc@163.com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琳课题组招聘研究助理/博士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琳课题组

一、平台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以下简称九院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视觉系统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上海市眼部疾病研究中心,设有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实验面积达3000m2。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长**者等国家级人才9人,博导16人、硕导10人。获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等多项科技奖励。

 

学科带头人简介

范先群教授,眼科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眼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长**者特聘教授。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视觉系统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市眼部疾病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眼肿瘤眼病理学会第二届主席,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第五届主席。

致力于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360余篇,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太眼科科学院首届创新者大奖、亚太眼科最高学术成就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

二、课题组简介

李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九院眼科斜视与小儿眼科亚专业负责人,长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斜弱视及遗传性眼病诊疗。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遗传眼病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届医学高层次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医师”、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杰出青年人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青年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峰高原计划-研究型医师”等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3项等课题30余项,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AMA Network Open、JAMA Ophthalm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牵头编写《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12项,授权5项, 获评哈佛医学院全球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第1名。

三、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领域

1)儿童眼病临床研究与智慧诊疗体系建设:聚焦儿童常见眼病,围绕近视防控、斜视手术诊疗及人工智能辅助的儿童眼病筛查管理,构建从早期筛查到精准干预的全流程研究体系。开展基于临床队列的近视精准治疗研究,评估近视防控手段疗效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建立疗效预测模型,推动近视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的优化。在斜视领域,推进斜视智能手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转化应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面向儿童眼病的多模态辅助筛查系统,提升筛查效率与准确性,助力眼病早期干预。

2)眼遗传病的分子机制与精准治疗研究:聚焦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遗传病,系统开展发病机制研究与功能解析,深入揭示关键基因在视网膜发育与病理过程中的分子调控网络。同时构建多种眼病动物模型,尤其是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等相关模型,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验证致病机制并筛选治疗靶点。并整合包含基因组学、临床表现、影像学在内的多组学临床数据,开发多模态诊疗大模型,为眼遗传病提供精准干预路径。建设眼遗传病临床-分子信息整合平台,支撑机制研究与转化医学研究。

 

四、薪酬待遇

1)博士后应聘条件(2-3名):

应聘者应具备医学、生物学或相关专业的研究背景,并已获得医学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获得学位时间不超过三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在JCR分区Q1/Q2期刊或中科院1区/2区期刊上已发表或接收相关科研论文(不包括综述);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能熟练查阅和总结英文文献;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及良好的独立科研能力,愿意在课题组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研究。

薪资待遇:

年薪税前27-38万/年;入选市级及以上博士后人才计划者,按国家及医院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科研绩效奖励另计;

博士后在站期间,医院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10万/人;

工作期满,特别优秀者可优先考虑留院工作,并予以聘任相应的专技职务;

其他支持: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依托强大的医院资源,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2)科研助理岗位应聘条件(2名):

应聘者应具有生物学、医学或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学位,对于科研能力突出者可酌情考虑本科学历。要求能够熟练检索、阅读文献,具备基础的临床研究素养及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SPSS、GraphPad、R等统计分析工具者优先。希望应聘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临床医生及研究对象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持续学习意识,能够在课题负责人指导下高效协助或独立完成科研任务。

岗位职责:

临床研究支持与数据管理:协助推进课题组相关临床研究工作,包括与患者进行知情同意沟通、伦理审批材料准备及定期审查;完成患者基本信息登记、临床数据采集、样本提取与处理,建立并维护患者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定期更新与质量控制;

患者随访与信息反馈:负责研究对象的定期随访安排与执行,包括复查协调、不良反应跟踪、问卷数据收集及初步统计分析;按阶段整理随访进度与结果,向团队进行反馈与汇报;

基础实验与实验室管理:参与开展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材料相关的实验工作,负责实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协助实验室日常事务管理,包括试剂耗材申购、设备维护及环境管理等;

科研协作与综合支持:积极参与课题组内部及对外合作的科研工作,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参与学术讨论、资料整理,协助撰写科研论文、专利及项目申请材料;完成课题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科研相关任务。

薪资待遇: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根据相关政策协助办理落户、申请人才公寓等。

五、申请材料

即日起接受申请,请提供个人简历、学历及学位证书、发表论文(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专利及承担课题等代表性研究成果材料、自荐信、推荐信及其他应聘者认为重要的相关材料发送到邮箱lin_li@sjtu.edu.cn。

(文件命名中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目前学校或毕业院校-博士后/科研助理应聘,按如下格式:"姓名-学校-应聘岗位")。符合要求者我们将尽快安排面试。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本单位将予以保密。

本招聘信息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