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千才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单位性质 | 其他 |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市辖区 | 单位行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单位规模 | 50-99人 | 单位网址 |
学历要求 | 招聘总人数 | 研究生人数 | 本科生人数 |
---|---|---|---|
硕士生,博士生 | 100 | 不限 | 不限 |
学历等级 | 专业名称 | 职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
研究生专业 | 外国哲学 | 教学人员 | 不限 |
研究生专业 | 理论经济学 | 教学人员 | 不限 |
讲师和硕士研究生
1、中级职称教师
要求:具有中级职称,扎实的理论基础,公共课教师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课程,专业课教师能系统讲授本专业两门及以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并能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安排组织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年龄40岁以下。
待遇:年薪6.5-12.8万,五险一金
2、硕士研究生
要求:具有硕士学位,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具备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独立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年龄40岁以下。
待遇:年薪5.5-7万,五险一金
部门 | 专业(方向) | 数量 | 要求 | 联系方式 |
---|---|---|---|---|
土 | 1、建筑学(优先考虑: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 | 20 | 硕士(或讲师)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161、 |
电 |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优先考虑: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ƒ轨道车辆等方向) | 20 | 硕士(或讲师)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191、 |
机 | 1、车辆工程 | 2 | 硕士(或讲师)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128(李) |
经 | 1.会计学:优先考虑专业:会计学,‚审计学ƒ财务管理④会计与金融 | 20 | 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或讲师及行业中级职称以上者 | 办公电话:0791-82293585(齐)办公电话:0791-82293583(段) |
人 | 1.英语(优先考虑:副高及以上职称;‚商务英语方向;ƒ有企业实践经验) | 20 | 硕士(或讲师)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293545 |
基 | 数学(优先考虑: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 5 | 硕士(或讲师)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125 |
艺体分院 |
| 3 5
2
2
1 | 硕士(或讲师)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985 |
实 | 1.实训指导教师 | 实训指导教师要求本科及以上或有实践经验 实验教师要求本科学历,有工作经验优先 | 办公电话:0791-82293613(何)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地处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家湖畔,是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国首批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校下设土木建筑分院、机电工程分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分院、经济管理分院、人文法学分院、艺术与体育分院六个分院和基础学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以及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所、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两个博士研究所,开设有38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3000余人。
优良的办学条件、秀美的校园坏境。优良的办学条件、秀美的校园坏境。学校占地面积2200余亩,总建筑面积42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施总值达6700余万元,拥有纸质图书112余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总数694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1.13%。建有现代建筑风格行政大楼、教学大楼、实验实训大楼、图书馆、专家楼、室内体育馆、学生公寓等。配备有大型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和物理、机械设计、汽车、检测技术、力学、建筑材料、电工、电子、数字逻辑、通信、单片机、网络工程等实验室。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5个。校园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建有塑胶田径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6余万平方米。学校依湖而建,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学科优势。学校以“育人为本、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恪守“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依托华东交通大学的学科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交通学科为优势,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科学的学校管理、丰富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实施“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管理质量”四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着力在“应用型”、“复合型”上下功夫。构建了以“大学生科技节”“社团文化艺术节”为龙头的校园文化格局,现有各类学生组织、学生社团30余个,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四年,学校学子在全国各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获得国家及省市级以上奖励700余项。学校荣获“中国最受欢迎的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全国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集体”“全省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共青团工作创新”“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情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大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以及“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5年,学校被江西省列为“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良好的教学质量、喜人的就业形势。 学校以“自强、厚德、求实、创新”为校训,充分发挥灵活的办学机制,采用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极具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近四年,学校毕业生当中考取研究生300余人,考取公务员300余人。学校长期以来与各铁路局、铁路工程局以及江西省浙江总商会6万余家企业(其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1000余家,上规模企业1万余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位于江西省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改革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做特色文章,创品牌效应。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是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