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性质 | 医疗卫生单位 | 单位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 |
---|---|---|---|
单位行业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单位规模 | 1000-2999人 |
单位网址 | 微信公众号 |
甘肃省中医院创建于1953年12月,是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是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07年托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医院占地面积130亩。内设机构164个,其中行政处(科)室31个,临床医技科室103个,中研院科级机构31个,开放床位2636张。医院共有职工2556名(硕士研究生716人,博士研究生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02名(副高级以上专家535名)。拥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2名、“岐黄学者”1名。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11名,甘肃省领军人才6名,甘肃省优秀专家7名,甘肃省名中医46名,全省卫生行业骨干人才6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优秀青年人才13名。
医院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培育项目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项目7个,省级区域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3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及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21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2个,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经省卫健委批复成立的甘肃省陇中正骨医院(医院骨科)是全国中医骨伤名科医院,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基地,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设有8个亚学科诊疗中心,27个临床科室,开设病床1115余张,业务深度、广度和业务量居西北前列。
2011年,经省卫健委批复成立的“甘肃省中医院医疗联盟”,现有成员单位121家。其中紧密型医联体1家(甘肃省中医院东乡医院);自2024年7月合作以来,东乡医院运营平稳,门诊、住院患者、手术台数均有2倍以上增长,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引进开展,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口碑良好。2024年10月,医院与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签订甘肃省中医院九州医院建设合作项目框架协议,深度协作,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提升城关区九州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医院是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全科医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甘肃省中医护理培训基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28名,承担甘肃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10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博(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生的教学任务。医院注重医教研协同发展,自主研发“杜仲腰痛丸”“宣肺化浊丸”“消定膏”和“补脑膏”等97种院内制剂,其中11个品种成功入选“陇药名方”名录,占比达55%;43种进入甘肃省调剂使用药品目录,在全省推广使用。“甘肃方剂”研发团队深入发掘甘肃道地中药材,加强与高校及企业合作,推进宣肺化浊丸等新药研发进程,为护佑老百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全省中医“龙头”单位,医院坚决落实国家和甘肃省医改精神,深入贯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实施“专科、专病、专家、专药、专技”的发展战略,坚持“大综合、强专科、多特色、数智化”的发展思路,按照党建引领、擎旗奋进,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的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服务为核心,以绩效考核为导向,以人才强院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强化运营管理为关键,按照医院确定的“三步走”战略,“五个新”要求,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发展取得新成就。门诊挂号人次、收治入院人数、手术量等稳步递增;2023年床位使用率为96.9%,平均住院天数逐年下降。医院在国家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连年被评为“A”级,稳居省内中医院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