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北京南方国际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 | 单位性质 | 其他 |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 | 单位行业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单位规模 | 50-99人 | 单位网址 | http://www.sciencehr.net/ |
学历要求 | 博士生 | 招聘总人数 | 90 | 研究生人数 | 90 | 本科生人数 | 0 |
---|
简历接收邮箱 | gdlt_rsc@126.com | 网申地址 |
---|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4个专业学院,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已进入前5‰。学校有6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广东省重点学科。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上榜数29个;学校位列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9位;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70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60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近年来通过引培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和谐奋进人才氛围。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广东省、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布局,聚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程和“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现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拔尖人才,朝气蓬勃、奋发创新、行稳致远的广州大学期待您的到来!
各学院(科研机构)招聘专业和联系方式:
学科与科研创新交叉平台 | 学院(科研机构) | 招聘学科专业 | 联系人 | 办公电话 | 邮箱 |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公共课和基础课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 | 张老师 | 020-39366727 | zzgmrc@gzhu.edu.cn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等专业 | 孟老师 | 020-39366859 | sxxyrc@gzhu.edu.cn | |
外国语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 | 廖老师 | 020-39366711 | wyxyrc@gzhu.edu.cn | |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 温老师 | 020-39366871 | wdxyrc@gzhu.edu.cn | |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 | 莫老师 | 020-39366375 | jjxyrc@gzhu.edu.cn | |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 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 | 莫老师 | 020-39366750 | jyxyrc@gzhu.edu.cn |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 李老师 | 020-39337449 | yli_jade@gzhu.edu.cn |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等专业 | 覃老师 | 020-39366835 | tyxyrc@gzhu.edu.cn | |
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 | 土木工程学院(含工程抗震研究中心、风工程与工程振动研究中心) |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等专业 | 潘老师 | 020-39366955 | tmxyrc@gzhu.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设计与理论、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专业 | 叶老师 | 020-39366972 | jzxyrc@gzhu.edu.cn | |
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含广州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 数学等专业 | 孟老师 | 020-39366859 | sxxyrc@gzhu.edu.cn |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 | 莫老师 | 020-39366375 | jjxyrc@gzhu.edu.cn |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 李老师 | 020-39337449 | yli_jade@gzhu.edu.cn | |
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 柳老师 | 13760670648 | gdwyy_zhaopin@gzhu.edu.cn | |
计算科技研究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 饶老师 | 020-39366413 | jky@gzhu.edu.cn | |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研究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 王老师 | 13826470845 | iaandib@gzhu.edu.cn | |
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平台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及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 | 高老师 | 020-39366902 | hgxyrc@gzhu.edu.cn |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 温老师 | 020-39366871 | wdxyrc@gzhu.edu.cn |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含广州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 |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 | 陈老师 | 020-39366923 | jdxyrc@gzhu.edu.cn | |
地理空间信息与智慧生态环境交叉创新平台 |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 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 | 秦老师 | 020-39366890 | dlxyrc@gzhu.edu.cn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设计与理论、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专业 | 叶老师 | 020-39366972 | jzxyrc@gzhu.edu.cn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 | 麦老师 | 020-39366937 | hjxyrc@gzhu.edu.cn | |
大湾区环境研究院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 | 宋老师 | 020-39386084 | dwqhjyjy@gzhu.edu.cn | |
合成生物学与智能育种/精准医疗交叉创新平台 | 生命科学学院(含广州大学-中山市人民医院生命医学联合研究院) | 生物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 赵老师 | 020-39366915 | skxyrc@gzhu.edu.cn |
数字经济与数字文化交叉创新平台 | 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专业 | 颜老师 | 020-39366799 | ggxyrc@gzhu.edu.cn |
公共管理学院(含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 |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 黄老师 | 020-39366783 | ggglxyrc@gzhu.edu.cn | |
经济与统计学院(含金融研究院)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 许老师 | 020-39366825 | jjytjxy@163.com | |
法学院(含人权研究院) | 法学等专业 | 钱老师 | 020-39366726 | lawxyrc@gzhu.edu.cn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等专业 | 吴老师 | 020-39366790 | xwxyrc@gzhu.edu.cn | |
人文学院(含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 |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 | 徐老师 | 020-39366708 | rwxyrc@gzhu.edu.cn | |
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等专业 | 阮老师 | 020-39366687 | ywxyrc@gzhu.edu.cn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设计学等专业 | 吴老师 | 020-39366713 | artxyrc@gzhu.edu.cn | |
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交叉创新平台 |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 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 | 莫老师 | 020-39366750 | jyxyrc@gzhu.edu.cn |
(一)本公告2022年度内长期有效,因岗位需求情况有变动,应聘人员可先与各相关学院或科研机构取得联系。
(二)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各学院(科研机构),必须向所应聘学院(科研机构)提供下列完整材料:
1.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个人简历、学历和学位证明(海外归国的还需提供留学人员归国及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教学科研经历等;
2.教学科研计划;
3.学术代表作:原则上应提交不少于3篇近5年内应聘者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代表作(含论文、著作、专利、艺术作品等);海外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博士论文稿;
4.主持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
5.其他能证明教学科研水平的材料。
(一)广州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李老师、箭老师、邢老师
电 话:020-39341749
E-mail:gdrsc@gzhu.edu.cn;gdlt_rsc@126.com(应聘邮件主题:姓名-学历-所学专业-应聘岗位名称-中国科学人才网)
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 编:510006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