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和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坚持以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双核并重的发展定位,坚持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高端、新兴产业技术应用为发展战略,以新技术赋能行业发展,围绕唐山市“三个努力建成”内涵要求和“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产业建设,瞄准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区块链、人工智能对抗计算、大数据安全、智能网联、预警雷达、固废处理、康复设备、工业设计等领域,引进学校13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驻唐,培育建设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运载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大数据安全、通信技术、工业制造与艺术设计、微波与太赫兹、数字表演与仿真、凝胶冰雪、功能微生物、新能源与机电控制、高端装备数字制造等12个产学研一体的创新研究中心。围绕唐山产业布局孵化“高”“精”“特”“新”的技术落地,积极参与区域创新经济建设发展,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唐山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推动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增量发展。
研究院位于唐山市核心区域——建设南路57号,交通便利。院区占地面积163亩,房屋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院区整体条件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具备科技楼、综合教学楼、学术交流中心、教师/博士后公寓、研究生公寓、多功能体育馆、风雨操场、综合服务楼等场馆,为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培养、行政办公及休闲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岗位需求
创新平台名称 | 研究方向 | 专业 | 岗位及学历要求 | |
科研人员 | 专业技术人员 | |||
先进材料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先进陶瓷及复合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BQ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 | ||||
无人灵巧毁伤材料 | ||||
新能源与废固利用 | ||||
智能制造创新研究中心 | 精密与智能装配 | 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智能系统仿真与制造 | ||||
运载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创新研究中心 | 连续纤维热塑性预浸原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无 |
热塑性复材原位成型技术 | ||||
热塑性复材3D打印技术 | ||||
热塑性复材紧固件研发 | ||||
大数据安全创新研究中心 | 人工智能对抗计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区块链技术 | ||||
大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管理 | ||||
工业制造与艺术设计创新研究中心 | 文化创意与城市更新研究中心 | 设计学、美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无 |
国际联合设计实践教育研究中心 | ||||
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实验中心 | ||||
地外空间适居环境设计研究联合实验中心 | ||||
微波与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天线与集成电路 |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 无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智能电子信息技术 | ||||
系统集成与应用 | ||||
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工业仿真控制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 无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人群应急仿真 | ||||
表演机器人 | ||||
交互媒体创意 | ||||
凝胶冰雪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人工冰雪材料产业化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制冷装备制造与人工智能 | ||||
新能源与机电控制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 新能源发电 | 新能源材料、电气工程 | 无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储能系统 | ||||
新型特种电机 | ||||
高效能源 | ||||
高端装备数字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高精度虚拟试验与数字化设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 无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智能探测与复杂场景重构 | ||||
智慧安防与防护装备 |
三、福利待遇
(一)薪酬待遇
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动态薪酬晋升机制,薪酬包含基础年薪和绩效年薪等,按国家规定在唐山市办理和缴纳“五险一金”。
(二)资源配置
1.促进职业发展:可为入职人员提供入职培训及专业指导。
2.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场地和科研空间等。
(三)其他条件支持
1.采用唐山人才派遣中心(唐山市人社局/人才发展集团下属单位)派遣制方式聘用,全日制博士和核心科研人才可申请唐山市事业单位编制。
2.可提供教师公寓及档案托管服务。
3.可参与多元化团队建设活动。
4.符合“凤凰英才计划”人员可协助申报生活补贴及购房补贴等相关待遇,具体按照归口管理部门相关政策执行。
四、应聘方式
应聘人员请填写《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应聘方向申请表》(附件)连同个人简历发送到电子邮箱bit_tangshan@bit.edu.cn,主题注明“申请应聘方向名称+姓名”,疫情期间不接收简历快递及来校咨询投递简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侍老师
联系电话:0315-5068176、0315-5068181
电子邮箱:bit_tangshan@b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