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日历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招聘博士后

单位名片

招聘计划

学历要求 招聘总人数 研究生人数 本科生人数
博士生 3 3 0
学历等级 专业名称 职位名称 招聘人数
研究生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研究人员 3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介绍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它成立于199411月,由新上海大学成立时原四个学校的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部组建而成。自成立伊始,学院一直是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二级机构,统一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统一管理全校本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是上海最早的、当时唯一的以学院命名的独立二级机构。20141124日,上海大学2014年第十九次党委常委会决定,上海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上海市“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计划。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76人,教授22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75%。学院教师还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海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隶属本科教育的4个教研部和3个教研室以及1个隶属研究生教育的办公室,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通识教育教研室以及研究生教育办公室。

 

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自2004年开始,学院持续进行思政课改革,为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上大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学院先后获得了1个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4门上海市思政课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思政课重点课程。2009年,学院承担的教育部“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政课试点工作以及2014年开设的“大国方略”课程均获得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批示,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13年,获得上海高等教育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参与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获得一等奖,这些经验在上海市和全国得到推广。

 

目前,学院拥有1个“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根据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并列第17名,相对排名前14%处于B+档次。

 

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上海市高校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原学科,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2017年获批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和智库,获得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五年以来,学院先后获立国家级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横向课题10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并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所转载。出版专著、编著教材50多部、译著多部。

 

当前,全院师生在“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兼容并蓄、和谐向上”的学院文化指引下,为创建国内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而努力,为上海大学创建一流学科而提供有力支撑。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闫坤如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课题2项,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革命与人类深度科技化前景的哲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子课题负责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研究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在《哲学研究》《学术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研究方向: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哲学等

招聘领域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智能社会及其伦理建构等领域 

联系方式yankunru@163.com。电话:13710142769.

 

陶倩,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导,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上海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大学科研处、文科处副处长,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大学第二届纪委委员,宝山区青联副主席等。系全国高校思政课影响力人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高校思政课分教指委委员,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特邀研究员,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第二届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理事,上海教卫系统专家讲师团成员。获教育部重大项目和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6项。先后到京沪等全国各地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120余场。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招聘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

联系方式:qtao@shu.edu.cn

 

 

高立伟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政党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4项;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委讲师团“四史”“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理事、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理事,兼任民革上海市委文史与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学术前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获省市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决策咨询报告10余次获得省部级以上采纳或批示。

 

研究方向: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招聘领域:信息技术进步与政党建设、政党治理比较研究领域。

联系方式:yifangliwei@163.com13764876258

 


相关待遇: 

     参照《上海大学博士后泮池计划实施办法》 执行。博士后岗位基本年薪可达到20万。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各项人才计划和科研基金资助;在站期间认定中级职称,出站可以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水平评价,达到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学院优先推荐留校工作,留校工作享受上海大学教职工同等待遇,留校一个月后,家属子女户籍可以随本人落入上海大学集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