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魏桥国科研究院(简称“研究院”)由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支持创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战略协同,位于山东的北大门、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滨州。
研究院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四大战略方向,先后获批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滨州铝产业先进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成功入选山东省人才效能提升重点平台,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研究院全兼职人才队伍中,硕博占比近九成。截至2025年7月,科研项目累计立项金额突破17亿元,发表文章300余篇,申请专利270余项。
特别介绍-山东省实验室:
山东省“1313”实验室体系是山东省为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构建四级联动、梯次衔接的实验室体系。该体系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架构,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发等不同层级。目标: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30家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30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形成“1+30+10+300”的四级实验室体系。
滨州铝产业先进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简称“省实验室”)依托"中国铝都"滨州千亿级产业集群,坐拥全球最大铝产业基地资源,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滨州市政府牵头,依托魏桥创业集团和魏桥国科研究院筹建,是山东省“1313”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验室“预备队”。
省实验室贯通“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全链条,推动高端铝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山东省铝产业提质升级和全国铝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省实验室三大前沿攻坚方向:
1、高端铝材料设计及制备;2、铝产品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3、铝资源绿色循环技术。
需求方向:
金属材料、纺织材料、高端化学材料、能源与环境、生物制造、智能技术、空天融合、教研与培训
研究领域 | 岗位名称 | 专业/研究经历 | 学历要求 | 需求人数 |
金属材料(部分岗位涉及无机、有机材料) | 材料设计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等相关专业,研究方向必须为铝合金材料设计/成形/组织调控/表征相关。 | 博士/博士后/高级职称人才 | 1 |
高纯铝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等相关专业。有定向凝固等相关工艺的实践经验者优先;熟悉高纯铝的提纯工艺及其相关技术者优先。 | 博士/博士后 | 1 | |
智能熔凝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等;有色金属相关的研究方向。 | 博士 | 3 | |
再生铝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等与再生铝合金紧密相关的专业领域。 | 博士 | 1 | |
塑性加工研发工程师 | 铝合金材料及加工专业;塑性成形理论;6xxx铝合金材料及挤压加工工艺;5xxx、6xxx铝合金板材轧制及挤压工艺。 | 硕士及以上 | 4 | |
电解铝模拟仿真研发工程师 | 冶金工程,课题方向与电解铝的传热、电解反应、多相流、磁流体动力学、过程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与氧化铝工艺相关(拜耳法)。 | 硕士及以上 | 4 | |
电路设计工程师 | 电子、通信、仪器、自动化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1 | |
软件开发工程师 | 计算、软件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1 | |
电气工程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1 | |
机械工程师 | 机械、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1 | |
氧化铝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 氧化铝合成与应用方向,了解氧化铝主流生产工艺,有无机材料合成制备相关科研经历。 | 硕士及以上 | 3 | |
精细加工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 精细氧化铝合成与应用方向,了解精细氧化铝(多品种氧化铝)合成方法,具相关科研经历。 | 硕士及以上 | 2 | |
陶瓷材料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电工电子等相关专业陶瓷材料制备方向,具有陶瓷方面成型与烧结科研经历。 | 硕士及以上 | 2 | |
模拟仿真研发工程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仿真模拟与数字孪生方向,熟练掌握fluent、ANSYS等软件,有流体动力学和粉体烧结动力学仿真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科研经历。 | 博士 | 1 | |
机器学习研发工程师A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计算与机器学习方向,熟练掌握Python或C++等编程语言,具备大数据建模、调优相关科研经验。 | 博士 | 1 | |
微弧氧化研发工程师 | 材料、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微弧氧化技术研发方向,熟知微弧氧化的组织结构调控及组分设计机理,能独立开展目标涂层的设计及工艺实现。 | 博士 | 1 | |
功能涂层研发工程师 | 材料、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功能涂层研发方向,具有防冰/除冰、自清洁或超疏水等功能涂层材料研究开发的背景;能独立开展基于无机、高分子等组分不同原理的功能性涂层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 | 博士 | 1 | |
高强涂层研发工程师 | 材料、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轻合金表面强化研发方向,具有高强耐磨轻合金表面涂层研究开发的背景;能独立开展轻合金表面强化、防护工艺的设计与性能评价。 | 博士 | 1 | |
机器学习研发工程师B | 材料、计算化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算法等相关专业; 机器学习用于材料研究开发方向;能独立开发材料特性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搭建材料数据库,关联表界面微纳结构/化学特性与宏观性能。 | 博士 | 1 | |
科研管理岗 | 机械或计算机相关专业优先,有过系统的科研训练。 | 硕士 | 2 | |
教研 与培训 | 教研岗 | 1、领导力、人力资源、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统计与大数据、数字化专业,或其他专业但具有上述领域研究经历; 2、海内外重点学校硕博应届毕业生或2年内工作经验,在校/工作期间参与相关领域研究课题/培训/咨询项目,具备良好的信息搜集整理撰写和表达能力。 | 硕士 | 3 |
教务岗 | 1、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类专业优先,经济学类、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马克思专业优秀者亦可,需具备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或学术研究经验; 2、具有亲和力,责任心强,做事条理性强,有亲和力和同理心,善于沟通; 3、熟练使用或可快速掌握相关办公软件、电教系统、后台管理等技能,具备良好的文案撰写和设计能力; 4、熟悉或能快速掌握培训项目课程需要,能够与老师顺畅沟通课程需求,并敦促达到教学目的。 | 硕士 | 3 | |
高端化学材料 | 药物合成研发工程师 | 药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喜树碱研发背景。 | 博士 | 5 |
金属有机合成研发工程师 |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或相关专业,具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经验者优先。 | 博士 | 3 | |
有机合成研发工程师 | 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或相关专业,具有光催化合成经验优先。 | 硕士 | 1 | |
有机电子器件工程师 |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具备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全合成、有机光电、有机电子器件方向或电子器件、微电子加工、传感研究经历。 | 硕士 | 5 | |
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工程师-固态电解质方向 | 化学、化工、材料、能源或锂电池相关专业,具备锂电材料研发、固态电解质研发经历,有锂电池全(准)固态量产/中试经验者优先考虑。 | 博士 | 5 | |
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工程师 | 化学、化工、材料、能源或锂电池相关专业,具备锂电相关材料研发、电芯研发测试、锂/钠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经验。 | 硕士及以上 | 20 | |
负极材料研发工程师 |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有电池负极材料相关工作经历,或有电化学、电池相关项目经历。 | 硕士 | 2 | |
高压电解液研发工程师 |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有电解液相关工作经历,或有电化学、电池相关项目经历。 | 硕士 | 2 | |
电芯制备开发工程师 |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有电芯制备开发相关工作经历,或有电化学、电池相关项目经历。 | 硕士 | 3 | |
量产工艺开发工程师 |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有材料量产开发、小中试相关工作经历,或有电化学、电池相关项目经历,有“0到1”项目经历优先考虑。 | 硕士 | 2 | |
预锂化工艺开发工程师 |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有电池或电芯预锂化经历,或有电化学、电池相关项目经历。 | 硕士 | 2 | |
智能技术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视觉方向 | 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方向;具备机器人相关目标检测与位姿估计项目经验,能够解决复杂场景下的视觉与操作问题;熟悉机械臂抓取算法,具备ROS、MoveIt平台的实际开发经验。 | 博士 | 1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具身智能方向 | 机器人、人工智能、控制、计算机等相关方向;具备具身智能算法研究与应用经验,熟悉双臂协作、多智能体系统或多模态感知与交互建模方法,有代表性项目或论文成果。 | 硕士及以上 | 2 | |
机器人结构设计工程师-机械臂方向 | 机械设计、机器人等相关方向;具备机械臂本体结构设计经验,熟悉常用驱动方案(谐波/行星/RV减速器等)和关节布局设计原则,熟悉人机协作标准和力/刚度调节方法。 | 硕士 | 1 | |
机器人结构设计工程师-移动底盘方向 | 机械设计、车辆工程、机器人等相关方向;具备移动机器人或智能车辆相关项目经验,熟悉线控底盘结构布局与接口标准,了解重载AGV、越野移动平台的结构特性和载荷设计原则。 | 硕士 | 2 | |
机械工程师 | 机械设计相关方向;具备面向复杂工业场景的高端智能装备研发项目经验,能够统筹设备架构设计、关键零部件选型与性能评估、机械结构强度仿真与优化工作,在技术预研、高精度结构及轻量化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积累。 | 硕士 | 1 | |
传感器研发工程师-近红外传感器方向 | 光学工程、分析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物理学等相关专业;具备近红外光谱分析、光路设计、定量建模等研究或开发经验,熟悉光学、电子、嵌入式协同开发流程;了解工业场景中近红外检测在材料、成分、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有光谱信号处理、嵌入式集成、整机调试经验者优先。 | 博士 | 1 | |
硬件研发工程师-FPGA方向 | 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微电子等相关专业;熟悉FPGA开发流程,掌握Verilog/VHDL语言,具备逻辑模块设计与调试经验;具备Xilinx、Intel/Altera或国产FPGA平台的项目开发背景;了解边缘AI,具备在FPGA/SoC上部署轻量级神经网络或AI模型加速的实践经验;熟悉AXI、SPI、I2C、DDR、ADC/DAC等常用接口协议;了解工业场景下边缘计算的应用需求,有相关项目经验者优先。 | 硕士 | 2 | |
电气工程师A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具备面向复杂工业场景的高端智能装备研发项目经验,能够独立负责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调试等工作。 | 硕士 | 2 | |
电气工程师B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具备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含控制策略制定、设备选型、硬件配置)等项目经验,能够将工艺要求转化为控制逻辑并参与异常分析,快速响应突发故障并制定应急预案。 | 硕士 | 1 | |
工业过程控制研发工程师 |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具备工业场景下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生产流程优化项目经验,熟练掌握PID控制、MPC、APC等控制策略。 | 硕士 | 1 | |
大模型工业应用算法工程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熟悉大模型预训练、模型量化、蒸馏、高效微调、RAG、Agent等技术, 具备大模型垂直领域开发经验。 | 硕士及以上 | 3 | |
人工智能工具链研发工程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具备人工智能工具链、数据质量工具或算法筛选及验证工具相关开发经验,熟悉大模型的蒸馏、微调、智能体及RAG工业应用或工业场景下时序数据的趋势预测、异常检测者优先。 | 硕士 | 1 | |
数字孪生研发工程师 | 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具备数字孪生项目开发经验,能够参与完成数字孪生应用或功能模块的开发工作;熟练掌握Unity3D引擎,熟悉VR\AR的研发流程,熟悉C#编程语言,熟悉如Git、SVN等的协作开发流程和常用工具。 | 硕士 | 1 | |
空天融合 | 软件工程师 | 1. 博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熟悉航天测控技术、卫星导航、5G通信等相关领域知识; 2. 精通至少一种主流编程语言,如 C、C++ 等,具备扎实的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熟练掌握软件开发流程及项目管理方法; 3. 具备控制软件系统架构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系统模块开发与集成;有管理功能模块开发经验,支持用户自定义参数配置功能; 4. 熟悉 DCS 软件架构,有组态软件使用经验者优先。 | 博士 | 1 |
机械工程师A | 1. 博士学位,机械设计、结构力学、计算力学等相关方向; 2. 具备空间充气展开结构设计能力,熟悉相关材料选型及行业技术标准,具备航天器可展开结构或柔性结构设计项目经验者优先; 3. 掌握结构力学仿真技术,能够独立完成有限元分析;掌握结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技术,具备系统可靠性评估能力。 | 博士 | 1 | |
机械工程师B | 1. 硕士及以上学位,机械设计、结构力学、纺织结构、计算力学等相关方向; 2. 熟悉结构或流体建模和计算分析软件的使用,熟练掌握Matlab等软件编程计算; 3. 熟悉可穿戴编织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或纺织结构气体压力抗冲击设计计算方法优先。 | 硕士及以上 | 2 | |
增材制造工程师 | 1. 硕士及以上学位,机械设计、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等相关方向; 2. 熟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3D打印的可穿戴拓扑结构设计方法; 3. 熟练掌握增材制造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 采用增材制造方法设计制造的结构产品,得到工程实际应用者优先。 | 硕士 | 1 | |
生物医学工程师 | 1. 硕士及以上学位,生物医学工程、人体工程学、康复护理等相关专业; 2. 熟练掌握人体肢体结构建模软件,熟悉人体肢体运动和受力仿真分析软件; 3. 熟悉人体肢体组织结构和人机交互康复机理; 4. 熟悉下肢康复支具设计原理并将技术应用于肢体康复治疗者优先。 | 硕士 | 1 | |
信号/图像处理工程师 | 1. 电子与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 2. 参与过基于光学、电子等方式的目标感知、探测、识别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 3. 精通相关图像处理软件,具备较强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等功底。 | 硕士及以上 | 2 | |
导航控制工程师 | 1. 无人系统、智能技术、控制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或方向; 2. 参与过无人机、无人车等相关应用背景的导航控制技术研究工作,包括导航控制系统硬件、导航控制算法软件等,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成果。 | 硕士及以上 | 2 | |
无人飞行系统工程师 | 1. 无人系统、智能技术、控制工程、电子信息、航空宇航、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或方向; 2. 参与过智能无人系统设计、集群技术等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大系统设计、多目标优化、集群任务规划、集群控制、智能博弈等,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 | 硕士及以上 | 2 | |
生命健康 | 微生物研发工程师 | 微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在保健食品、药物中间体、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近三年发表2区以上SCI论文5篇以上,其中1区3篇以上。 | 博士 | 1 |
生物信息研发工程师 | 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掌握AI与Python编程;掌握酶分子结构预测、酶与底物(蛋白与靶分子)相互作用预测、酶反应动力学、酶催化机理、酶分子理性设计等理论、方法并具有实际研发经验;掌握细胞代谢途径、细胞工厂设计原理与方法。近三年在上述研究领域发表2区以上SCI论文3篇以上。 | 博士 | 1 | |
合成生物研发工程师 | 生物技术与工程(合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掌握大片段基因转移、代谢通路构建和优化、代谢动态调节、细胞工厂构建等技术;掌握发酵过程优化和发酵过程动态优化控制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3 | |
酶工程研发工程师 | 生物技术与工程(酶工程)等相关专业;掌握酶分子结构预测、半理性设计、酶分子进化、高通量筛选方法;掌握基因克隆、质粒构建、高效表达、发酵工程等基本技能。 | 硕士 | 1 | |
中试车间-发酵生产工程师 | 生物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等相关专业;熟悉发酵、菌种相关工作,负责菌种和发酵的相关工作实施。具有菌种保存、制备、发酵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经验5年以上。(单休) | 本科 | 1 | |
中试车间-分离纯化生产工程师 | 生物技术与工程、生化工程(分离纯化)等相关专业;掌握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原理、工艺优化方法、设备运维经验;具有稀有糖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工艺优化、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经验5年以上。(单休) | 本科 | 2 | |
中试车间-结晶生产工程师 | 生物技术与工程、生化工程(分离纯化)等相关专业;掌握结晶、干燥原理、工艺优化方法、设备运维经验;具有稀有糖结晶与干燥工艺优化、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经验5年以上。(单休) | 本科 | 2 | |
中试车间-微藻培养工程师 | 生物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等相关专业;熟悉发酵、菌种、微藻培养等相关工作,负责菌种、藻类和发酵的相关工作实施。具有菌种保存、制备、发酵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方面的工作经验2年以上。(单休) | 本科 | 1 | |
能源与 环境 | 膜分离研发工程师A | 膜分离技术相关专业;在膜分离原理及膜材料制备与亲疏水改性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掌握膜性能测试与表征技术;掌握水分捕集和CO2捕集与资源化的相关技术,或者在电解水膜材料制备与改性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掌握膜性能测试与表征技术;掌握PBI或PAP膜制备和改性技术。并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能有效组织项目组成员推进任务;具备良好的文献阅读与科技写作能力,能撰写专利与论文;近四年发表2区以上SCI论文5篇以上,其中1区3篇以上。 | 博士 | 1 |
膜分离研发工程师B | 膜分离技术相关专业;掌握膜分离原理及膜材料制备与亲疏水改性技术;掌握催化剂负载及膜表面功能化改性技术;掌握水分捕集原理及相关膜材料的制备和水分回收工艺流程;参与水分捕集小试装置的搭建;掌握膜性能测试与表征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能有效组织项目组成员推进任务;掌握CAD、SolidWorks等绘图软件,具备良好的文献阅读与科技写作能力,能撰写专利与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二区英文SCI一篇及以上。 | 硕士 | 1 | |
膜分离研发工程师C | 膜分离技术相关专业;掌握电解水膜材料制备与改性技术;掌握膜性能测试与表征技术;掌握PBI或PAP膜制备和改性技术,或掌握CO2捕集集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实验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能有效组织项目组成员推进任务;掌握CAD、SolidWorks等绘图软件,具备良好的文献阅读与科技写作能力,能撰写专利与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二区英文SCI一篇及以上。 | 硕士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