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日历

2024年“江苏卫生健康人才周” 校园巡回招聘

单位名片

招聘时间与地点

招聘计划

学历要求 招聘总人数 研究生人数 本科生人数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1000 850 150

健康江苏,“职”等你来!2024年11月27日,江苏卫生健康人才校园招聘专列即将驶入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17家高水平建设医院、委属委管院校等单位携带千余优质岗位,期待您的加入。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658838044493394713&skey=@crypt_d1601bfe_fe7ca35cb94ffd4c9202801b8a3db18d&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单位简介及引才政策

0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单位简介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医养结合为一体的三级老年医院。先后获批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西医院)江苏分中心(均为江苏省唯一区域分中心),2021年医院被列为国家老年医学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建设单位。

医院核定床位714张,开放床位502张,开放病区15个,其中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血液肿瘤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13个科室为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拥有全球领先的光子CT、西门子Force CT、西门子3.0T磁共振仪、高端静音磁共振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职工总人数963人,高级职称人员264人,有教授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8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7人,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联合共建)1 人,江苏省名中医1人。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主持省、市、厅级科研项目6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共发表论文790篇,其中SCI论文132篇,中华医学系列论文22篇,参编著作32部。医院主办的《实用老年医学》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先后被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并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其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在全国老年医学类杂志中名列前茅。

是江苏省首批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医学培训基地、中英老年医护专科培训江苏合作中心、江苏省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江苏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江苏省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实习基地、南京市市级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与美国国际糖尿病中心联合成立“糖尿病防治、教育、研究国际合作中心”、“中美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江苏合作中心”;与鼓楼区卫生健康局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医院、美国国际糖尿病中心及国家CDC、省CDC等多家医疗单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是江苏省医养协作联合体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单位。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苏路65号

联系人:杨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25-89699071,86633391


02 江苏省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癌症中心),2022年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第一批基地单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和江苏省研究型医院,2023年获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2024年获批全省首批癌症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生物样本库,是江苏省肿瘤精准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医院依托这些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

目前,医院正积极推进“一院两区”建设,江北新院区占地14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设置编制床位2300张。医院秉承“永远为患者做对的事”的院训,正加快建设步伐,全院上下聚力创新,聚焦发展,努力将医院建成与江苏经济文化大省地位相适应的、全国一流的肿瘤防治中心。

(二)学科建设

医院现设27个临床及医技科室,拥有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胸外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肿瘤学)、1个精准放疗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放射医学系)。同时,拥有 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放疗科、胸外科、肿瘤科、头颈科、妇瘤外科、麻醉科、影像中心 、中西医结合科)、 3个省级质控中心(肿瘤质控中心、临床检验质控中心、放疗质控中心)。优势学科为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近年来,我院被评为全国市县级规范化指导医院、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病房、国家级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三)科创资源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五年ASTEM学科排行中,我院胸外科学排名第16位。

在2023年度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行中,胸外科学17位、肿瘤学50位、护理学36位、 变态反应学65位。

2019-2023年,我院获批科技项目资助37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4项,省部级课题30项,市厅级课题79项。承接药物临床试验123项,其中国际多中心31项;牵头多中心临床试验9项;承接I期临床试验16项,II-III期药物临床试验117项。我院发表论文1491篇,其中中科院1区89篇,中科院2区223篇,核心期刊419篇。获得科技成果奖76项,其中省部级奖6项,中华、江苏省医学会奖8项。我院授权专利71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79项,国际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69项。

在科技平台方面,省重点实验室由王红阳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首次评估获得优秀实验室称号,2020年二轮评估获得良好,2024年即将重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近年来承担国际国内注册临床试验超140项,牵头新药I期临床试验18项,牵头多中心试验12项,研究者发起研究50项,部分结果写入国际指南,规范了临床诊疗行为,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水平。公共实验室,现占地面积400平,预增建面积(新大楼)1500平。

(四)人才队伍

目前,我院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江苏省“333”人才66人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57人;任国家级学协会副主委及以上38人次、任省级学协会副主委及以上183人次。近年来,我院承担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00多项,累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3项,实现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双突破。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百子亭42号

联系人:唐老师、黄老师

联系电话:025-83206072、83284272


03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单位简介

(一)基本情况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江苏省第二红十字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

 医院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公益等重要任务。医院有三个院区(姜家园院区、萨家湾院区和迈皋桥院区),占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2.2亿元,编制床位数2500张,职工3000余人。

(二)学科建设

医院年门急诊量约201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约7.8万人次,手术量约2万台次,年血液透析服务约16万人次。现有临床医技科室53个,其中泌尿外科学、肾脏病学为“十四五”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肿瘤科、心血管外科学为“十四五”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消化内科、小儿内科、肾脏内科、妇产科、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心血管内科、眼科、普外科、医学影像科、呼吸内科)。医院是国家卫健委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消化内镜诊疗培训基地、妇科四级腔镜诊疗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4个专业)。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设置在我院。

(三)科创资源

医院是国家药监总局和国家卫健委批准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13个),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的省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南京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4个(南京医科大学人工心脏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整合肠病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慢性肾脏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依托南京医科大学的科创平台,近年医院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四)人才队伍

医院拥有一批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和江苏省医学优秀重点人才等各级人才工程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共计200余人次,在全国及省级专业学会中担任要职的专家100余人次。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姜家园121号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5-58509975


04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引才政策

江苏省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缴纳五险一金,有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教育培训、科研奖励、节假日福利、生日慰问福利、意外伤害互助金等职工福利。

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可入江苏省事业单位编制,并享受科研启动资金。


单位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成立于1988年12月,为江苏省针灸推拿医院、江苏省第二红十字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也是江苏省涉外教学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公立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江苏省省级文明单位。

 

现有规模

医院核定床位1500张,以南湖本部为“主体”,以“北圩路门诊部”和“涟城健康管理中心”为“两翼”,全面构建医院“一体两翼”新布局,并在南京市马鞍山路设有特色门诊部。医院临床医技科室齐全,具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3个、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省级质控中心2个。医院汇集全国、江苏省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专家人才。截至目前,医院现有职工101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90.52%,硕士以上学历占比29.96%,高级职称占比22.98%。医院中医康复中心是国家级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医康复质控中心、江苏省中医康复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江苏省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和工伤定点服务机构,也是长三角中西医结合脑康复协同创新联盟主席单位。

 

未来规划

医院即将迈入“一院两区”的全新格局,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选址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新城建设新院。雨花滨江新院区总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拟建设床位1000张。雨花滨江新院立足于提供区域内基本医疗服务,做优中医康复等特色服务,全面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等,紧密围绕“六大中心”的总体定位努力建设高水平医院,包括: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区域中医康复中心、高水平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高水平老年健康管理中心、“一院两区”智慧医院管理中心、区域中医联盟智慧服务中心。

 

发展目标

医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宏德博识、济世佑生”的院训和“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医为本的办院方向和中西并重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建设国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广聚贤才

医院正值发展新阶段,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诚邀各专业优秀人才加入医院,让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成为您起锚的港湾,携手共进、扬帆远航!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路23号

联系人:杜老师、桂老师

联系电话:025-83291010


05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引才政策

江苏省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缴纳五险一金、有工会福利。

博士研究生入江苏省事业单位编制。


单位简介

(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个地方分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目前单位占地面积64亩,现有职工1400余人,规划床位1500张,设有35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

(二)学科建设

完善的医疗学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有药物临床试验备案专业29个,国家级中医优势(重点)专科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3个,江苏省中医诊疗中心1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中医重点学科1个。已形成甲状腺疾病、脊柱疾病、消化道肿瘤三大学科群。检验科为华东地区第二家ISO15189认证单位。现有3.0T核磁共振(MRI)、高端CT、体外膜肺氧合急救设备(ECMO)、脊椎微创手术导航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国内领先的医疗设备。骨伤科复合手术室实现了从传统脊柱微创技术到数字脊柱微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常规开展心血管介入(PTCA)、消化科介入(ERCP)、神经外科介入、心脏瓣膜置换等先进的诊疗技术。

(三)科创资源

研究体系完整、设施设备先进、研究能力强的中医药科研平台。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制剂)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瘿病证治重点研究室、江苏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天然药物研究与创制实验室、国家专利产业化江苏中医药试点基地等。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医学创新团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医院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中医消化肿瘤临床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临床中药学交叉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中医药临床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为博士后培养提供丰厚的导师资源及完备的科研平台。

(四)人才队伍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完善的教学体系。现有正副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400余名,博士、硕士生导师136名,省国医名师1人,省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36人,12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柔性引进国家杰青、优青、青年岐黄学者,拥有国家级、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江苏工匠、省特聘医学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近400人次。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也是国家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及基地依托医院、江苏省中医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的专业急救技能培训基地。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十字街100号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25-85608720




参会福利


精美文创,等您来取(发完为止)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359294586844954502&skey=@crypt_d1601bfe_fe7ca35cb94ffd4c9202801b8a3db18d&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惊喜福利  现场加入江苏省卫生人才网“高层次人才库”博士研究生,可获得额外宣传品一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