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乘坐高铁两个小时即可到达。学校成立于195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作为第一资源进行建设,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发展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十四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并为引进人才提供一流学术环境、生活待遇和干事创业的平台。
教学科研岗位
用人 | 学科专业 | 联系方式 | |
负责人 | 联系人 | ||
蒙古学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新闻传播学 | 负责人: 吴英喆 | 联系人: 包木仁 |
蒙古历史学系 | 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方向)、测绘学 | 负责人:李哲 | 联系人: 包德强 |
蒙古国研究中心 | 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 | 负责人: 白音门德 | 联系人: 娅茹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负责人: 阿拉坦宝力格 | 联系人: 赵艳丽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 | 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应用经济学 | 负责人:龙长海 | 联系人: 刘强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 | 负责人: 米彦青 | 联系人: 冯坤 |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 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工商管理 | 负责人: 李德锋 | 联系人: 赵新艺 |
哲学学院 | 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负责人: 盛立民 | 联系人: 罗荣 |
外国语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本硕为外国语言文学) | 负责人: 李满亮 | 联系人: 刘小兰 |
经济管理学院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 负责人: 杜凤莲 | 联系人: 张敬德 |
法学院 | 法学、纪检监察学、中共党史党建 | 负责人: 丁鹏 | 联系人:张慧春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 | 负责人: 白维军 | 联系人: 刘雪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负责人:傅锁根 | 联系人:刘凯南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 | 负责人: 李宏 | 联系人: 贺飞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包括生物物理与生物信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 负责人: 李新奇 | 联系人: 刘俊杰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 负责人: 刘健 | 联系人: 王娇 |
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负责人: 张凡 | 联系人:张皓月 |
生命科学学院 | 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 | 负责人: 胡薇 | 联系人: 倪挺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 | 负责人: 倪挺 | 联系人: 倪挺 |
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 | 负责人: 齐建建 | 联系人: 蒲媛媛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负责人: 王树彬 | 联系人: 李东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负责人: 史振威 | 联系人: 孙一宁 |
生态与环境学院 |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 | 负责人: 朱彪 | 联系人: 杨秋垚 |
体育学院 | 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 负责人:刘忠良 | 联系人: 刘庆娟 |
国际教育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 | 负责人: 任利刚 | 联系人: 夏婷 |
交通学院 | 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负责人: 白托娅 | 联系人: 李泽吉 |
(一)招聘程序
1.应聘者可通过自荐或专家推荐的方式向用人单位提出应聘申请,将简历等个人申报材料发送至应聘单位邮箱并通过电话联系各单位人才招聘工作联系人,同时将简历等个人申报材料发送学校人才工作办公室招聘邮箱rcb@imu.edu.cn、人事处招聘邮箱ndszk@imu.edu.cn及imu_szk@163.com。邮件请以“人才招聘+学科名称+本人姓名+博士人才网”为标题。
2.用人单位在对应聘者材料进行初审的基础上确定进入考查范围人员名单,采取面试、学术答辩、课程试讲等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考查和评价,采取查阅档案、函调、谈话、走访等方式对应聘者思想政治素质、学风(师德师风)进行考察,研究确定拟引进人员名单及引进层次。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拟引进人选进行评审,给出学校拟引进人员名单及引进层次评审意见。学校党委会根据用人单位的考察意见、学校专家组的评审意见,研究确定引进人员名单及引进层次。
(二)绿色通道
对于急需紧缺的人才,学校将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对薪酬、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贴、科研条件配备等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差异化、灵活性人才政策。
(三)其他事项
1.本招聘公告公布的岗位全年招聘,随时接收申请。
2.联系方式
人事处网址:https:// rsc.imu.edu.cn/
人才工作办公室网址:https://rcb.imu.edu.cn/
“内大人事人才”公众号:IMUrsrc
人才招聘联系电话:0471-4993792,0471-499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