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日历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医学部)人才招聘公告

单位名片

招聘计划

学历要求 招聘总人数 研究生人数 本科生人数
博士生 60 60 0

简历接收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医学部)人才招聘公告

 

青岛大学医学教育与青岛城市相伴而生,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青岛高等专门学堂,也称德华高等专门学堂。随着历史的变迁,先后经历了青岛医学校、青岛医科大学、青岛医学专门学校等不同办学时期。1946年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青岛医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的36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93年,青岛医学院与当时的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青岛大学。2015年12月,青岛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成立青岛大学医学部。2020年10月,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大学开启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新篇章。

现设有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5个学院和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儿科学系4个学系;设有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创新药物研究院、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代谢病研究院、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青岛大学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院等多个研究院和1个生物医学中心;设有9家直属附属医院,可提供优良的教学实习条件。

现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8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招收7年制(现为5加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获评山东省高水平建设学科。临床医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2个,博士专业学位领域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6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33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实现了医学学科博士点全覆盖。眼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骨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有山东省一流学科学科5个,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2个、培育学科1个,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5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临床医学进入全球排名前3‰。


奋进中的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正聚集人才,建设创新高地,现面向海内外延揽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

招聘专业和岗位

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汇总表

单位

招聘专业

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物学、精神卫生与心理学、医学药理学、特种医学、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

口腔医学院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预防医学、细胞生物学、环境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食品科学

药学院

神经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

创新药物研究院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护理学院

护理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需要具有护理教育背景)

转化医学研究院

细胞生物学、ESI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整合转化医学二级交叉学科

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等专业

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

神经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病学、免疫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

神经生物学、基础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药学、临床医学以及医学相关等交叉学科

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院

神经生物学、神经病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相关专业

生物医学研究院

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等生物医学相关专业

代谢病研究院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内分泌代谢病学、药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医学、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中心

医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统计学、动物学

《影像技术》编辑部

编辑、医学、生物学相关专业

再生医学与检验创新研究院

分子生物学、材料化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相关专业

分子医学与新药研究院

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学、中药学

《亚太临床营养》杂志

编辑、医学相关专业

博后流动站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特种医学、预防医学、药学

引进程序

(一)发布招聘信息

通过青岛大学人力资源处网站面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http://rlzy.qdu.edu.cn/index.htm(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二)报名

报名时间:自启事发布起报名。

联系邮箱:yxbzzrsb@163.com、qdyxyzp@163.com(投递简历请注明:专业-姓名-毕业院校-应聘岗位名称-中国博士人才网)

报名方式:可通过电子邮件、邮寄、直接递交材料等方式向招聘岗位所在学院或医学部组织人事办提出应聘申请。

报名材料:包括身份证、国家承认的学历和学位证书、科研成果及获奖证书、《青岛大学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详见青岛大学人力资源处网站)、岗位要求的条件证明材料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在职人员应聘的,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同意应聘的介绍信;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提交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含经单位盖章的成绩单);海外留学人员应聘的,应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本人护照、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材料复印件。直接递交材料报名的,证件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学校对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审核后退回原件,留存复印件。其他方式报名的可先将报名材料扫描成PDF电子版发送到应聘岗位电子邮箱,学校在面试前资格审查时,再对相关证件原件进行审核。

(三)资格审查、面试、考察体检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面试、考察体检等工作按照省、学校具体安排执行,并适时发布相关信息。

(四)公示聘用

对考试、考察、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我校人力资源处网站统一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备案,符合聘用条件的,发放《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备案通知书》,凭《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备案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不能按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或提供资料与档案不一致者,不予备案、聘用。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序号

学院名称

联系人

咨询电话(0532-)

电子邮箱

1

基础医学院

陈老师

83780081

jcyxyzhb@163.com

2

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鹿老师

85955559

gwxyyz@qdu.edu.cn

3

药学院/创新药物研究院

汪老师

15964257594

qdyxyrcyj@126.com

4

口腔医学院

许老师

85953023

qdkq@qdu.edu.cn

5

护理学院

张老师

82991205

hlxy0532@163.com

6

转化医学研究院

张老师

85952363

qdzhuanhua@sina.com

7

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

赵老师

82991017

qdci006@163.com

8

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

贾老师

83780051

15853212295@163.com

9

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

吴老师

13252854282

tongwuqdu@126.com

10

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院

朱老师

13563760221

homeofsp@163.com

11

生物医学研究院

牛老师

17860423933

lizqsjtu@qdu.edu.cn

12

代谢病研究院

张老师

13615323989

zhanghui2017@qdu.edu.cn

13

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

夏老师

18661807279

loojourney@163.com

14

生物医学中心

曹老师

83811587

caoyikyk@163.com

15

《影像技术》编辑部

王老师

82991021

yxbrcyj@163.com

16

再生医学与检验创新研究院

李老师、韩老师

17864272880、18822186169

qd.wh@qdu.edu.cn

17

分子医学与新药研究院

李老师

18851107123

prettylucy@163.com

18

《亚太临床营养》杂志

王老师

82991021

yxbrcy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