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成立于1956年12月。隶属关系和机构名称几经变更。1999年,属地化移交省政府,现由省自然资源厅管理,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局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提供地质专业技术服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支撑防灾减灾等工作,主要承担国家、地方以及社会上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业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地理信息测绘、实验检测(无机和有机)、地下找水、地下水动态监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等业务,具有相关方面的甲级资质58个,是一支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地勘队伍,也是我省地质工作的主力军。
我局设机关处室14个,所属基层单位16个,其中10个地质勘查单位〔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驻地天水)、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驻地酒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驻地张掖)、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院、测绘勘查院、工程地质研究院、矿业开发研究院〕,6个管理服务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地矿科技信息中心、职工中专、地矿一中)。3个直属公司甘肃地质工程公司、甘肃秦祁矿业公司、甘肃大地实业公司分别与上述的3个事业单位工程地质研究院、矿业开发研究院、物业管理中心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截至去年底,全局职工总数12679人,其中在职职工5120人,离退休职工7559人(离休46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2837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55.4%,省级科技领军人才4人,高级及以上职称661人。现有地厅级干部10名(其中一级巡视员1名、二级巡视员2名),处级干部136名,党员3721人。截止2018年底,全局总资产39.31亿元。
建局60余年来,先后发现并探明了资源储量世界排名第三的金川铜镍矿和白银铜矿、肃南镜铁山铁矿、玛曲大水金矿、西和大桥金矿、合作早子沟金矿、肃南卡瓦铁矿等为代表的大中型矿床180余处,发现各类矿产地2800余处,从而确立了资源性产业在我省工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成果丰硕,探明一批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水源地,在严重干旱地区找水取得重大突破,积极主动参与承担5.12汶川特大地震、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青海玉树地震、7.22岷漳地震等抢险救灾、恢复治理和灾后重建,受到了原国土资源c部和省委省政府、当地政府群众的高度赞誉和表彰,为我省乃至兄弟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局广大地质工作者薪火传承、人才辈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叔和、肖序常、刘宝珺、陈梦熊和著名地质学家陈鑫等都曾在甘肃地矿局工作过,涌现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地质专家和管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