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贡献】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成立于1958年6月,主要承担国家和安徽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任务。多年来,我局在江淮大地上寻找矿藏,为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共发现矿种138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1种,矿区750处,矿产地2000余处,潜在总价值2万亿元以上,居全国第10位。探明铁储量40亿吨,铜金属量500余万吨,铅金属量38万吨,锌金属量49万吨,分别占我省已探明储量的84%、99%、72%、68%。硫铁矿、水泥灰岩、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位,铁居全国第5位,铜、煤居全国第7位。查明全省地下可采水资源158亿方/年,完成了1:5万区调6万余平方公里,全省1:20万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航磁、重力)和水文地质调查,全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以及地方病调查;开展了全省水工环地质综合评价和全省1:50万地质灾害、农业地质环境及工程地质环境的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程。多年来,我局共开展矿产勘查项目300余项,提交重要地质报告近百份,编制完成了《安徽省区域地质志》、《安徽省区域矿产总结》等重要著作。矿产资源托起了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四座矿业城市,支撑了淮南煤矿、淮北煤矿、皖北煤电、新集煤电、铜陵有色、马钢、合钢、海螺水泥等八大矿业集团和一批资源性企业的诞生与发展。
【工作范围】
省地矿局一直是为全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质工作主力军,作为全省唯一综合性地质队伍,熟悉全省地质情况,拥有全省详实、丰富、全面的地质资料,地质工作门类完整、设备齐全、技术先进、人才丰富、实力雄厚,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主体,也是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尖兵。其业务范围涉及区域地质调查,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及遥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价,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矿产开发应用研究,地质技术咨询,岩矿珠宝水土测试分析,地形地籍测绘及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勘察与施工,多种经营企业等。
【队伍状况】
目前我局下辖1个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个县处级地勘单位,分驻全省各地。全局1.8万人,在职职工1万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40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7人,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部级文明单位8个,国家功勋地质队4个,全国劳模3人,省部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121人,2人获得“金锤奖”,1人获李四光奖,1人获黄汲清奖,是国家地质类奖项“大满贯”的省局,涌现出以5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各类人才,形成了一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地质找矿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能征善战的队伍。
【资产状况】
全局资产总额86多亿元,净资产21亿元,除拥有国内领先的网络化、高功率、多功能电法仪器、数字地震仪器、EPMA-1720型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器等高端设备外,现有钻探、实验、物探、测绘仪器及各类大中型工程勘察施工设备11809台套。
【科技成果】
我局成立50多年来,在全面加强地质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地质科研工作,地质科技硕果累累,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找矿奖、勘查奖等各类奖项400余项,其中特、一、二等奖100余项。公开出版主要科技专着18 项。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提高了全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地质找矿提供了一批新的验证靶区及找矿远景区。长江中下游铜硫金银资源重大发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预测研究、大别山地区超高压变质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别山地区发现变质榴辉岩中的微粒金刚石属世界首例。在安徽省宿州市栏杆—褚栏地区金刚石普查首次发现原生金刚石。在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方面,完成了一批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好的研究开发成果,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创造了国产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新纪录(孔深2706.68米),对我国深部钻探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先后获得四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和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承担了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科学钻探三号孔1500米深钻探施工任务,承接国家专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综合研究》项目课题任务中七口3000米深钻中的3口施工任务,通过钻探揭露验证和相关研究工作,建立地壳结构模型和异常解释标尺,推断深部地质构造环境,总结探索成矿规律。同时,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预见性较强的钻探施工方案,为下步我国深部探测万米深孔科技战略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借鉴。定向钻探技术,解决了深部矿体地面施工受限制的难题;尾砂坝排渗辐射井施工技术,解决了目前国内用其它排渗方法无法按最优排渗效果选择排渗管方向和深度的问题;水库坝体垂线孔施工中孔底随钻斜偏技术方法,在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局更加重视地质科技创新,围绕地质找矿“攻深找盲、探边摸底”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等相继承担和开展了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大别山造山过程中的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交管电磁场多参数测量在深部找矿的实验与研究、低品位矿的选矿实验研究、铜陵地区构造化探、典型矿床研究、物探方法研究、淮北地区铁铜矿产资源预查及综合找矿方法研究、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研究和运用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果、新进展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GIS、RS、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局各相关专业,局属各地勘单位都相继建立了局域网和网站。丰硕的地质科研成果为我省地质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合作交流】
历史上,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17个国家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公司开展了合作研究。“十一五”以来,在我局提出的“建设境外资源安徽”总体战略部署下,积极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先后在澳大利亚、秘鲁、坦桑尼亚、老挝成立了矿业公司,在境外自有、控股、合作矿权总数76个,涉及铁、金、铀、钨、锡、铜等矿种。实现了境外有公司、有矿权、有队伍的阶段目标。2012年,在坦桑尼亚成立的建立的第一家矿产品测试实验室,是东南非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二家实验室,也是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中资实验室。
【地质勘查】
我局是全省地质工作主力军,多年来,围绕安徽工业强省发展战略,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己任,在“地质立局、富民强队、找矿立功、服务安徽”发展战略指引下,大力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能源勘查 ─ 铀矿勘查方面, 发现铀异常点6048个,成矿远景区 4片,已提交工业储量 3600余吨,冶炼金属铀30余吨, 为安徽核电建设提供了铀矿资源,为核电厂选址、建设提供了安全评估。油气勘查方面,为中国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海洋集团等20 多家油田单位开展能源勘查,开展了冀东南堡油田前期高精度重力细测,成果报告获原地矿部勘查进步二等奖;为新疆塔北油田提供了定位依据,受到部、区表彰;南方炭酸盐寻找油气攻关项目受到国家经委、科委等四部委表彰;完成了吉尔吉斯斯坦阿拉伊盆地高精度重力勘探等油气勘探项目。煤炭勘查方面,在皖北地区探明大煤田,提交煤炭资源量2亿多吨。地热勘查方面,在 肥东 找到日出水量432 立方米的地热井,首次在合肥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 对黄山温泉风景区早期水文勘探孔成功扩孔、洗孔,获得优质地热井,为黄山市带来近5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
金属矿产勘查 ─ 探明金、银、铊、钼、铅锌、锰、铜、铁等一大批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在庐江发现泥河铁矿,全国十大找矿成果之一,储量超过1.8亿吨,潜在价值超800亿元,其勘查开发模式被誉为“泥河模式”“泥河速度”,是全国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实证样本。在祁门东源发现钨矿,潜在价值超200亿元,结束了皖南地区没有大型金属矿床的历史。在金寨发现了沙坪沟巨型钼矿,为世界第一单体钼矿床,资源量达到249万吨,潜在价值超6000亿元。在池州黄山岭发现大型钼矿,潜在价值超过600亿元。在宁国竹溪岭发现大型钨钼矿床。在怀宁朱冲地区发现铁铜金矿,初估富铁矿石资源量5000多万吨,填补了我省无大型富磁铁矿的空白,这些找矿突破,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支撑。
非金属矿产勘查 ─ 提交了灰岩、方解石、钾长石、石墨、石膏矿等一批非金属矿产资源,定远盐矿外围石膏矿普查提交石膏资源量 6.31亿吨;淮南石灰岩矿普查,提交资源量820 万吨;池州化工石灰岩详查,提交资源量8000 万吨等等。此外,积极参与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膨润土、钾长石远销省内外。
【地质服务】
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大地质”观,在承担国家、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同时,不断扩大地质服务领域,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农业地质 ─ 开展江淮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种植农产品提供基础地学信息。
城市地质 ─ 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建立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及时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文地质 ─ 开展全省地下水资源重新评价报告、沿淮污染段村镇供水水文地质调查、江淮分水岭找水工程,为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旅游地质 ─ 配合地方政府积极申报10个地质公园,其中,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6处。开展安徽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区划,提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为旅游业的发展寻找了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环境(灾害)地质 ─ 开展全省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发布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提交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开展致灾特殊土调查,为地质灾害评价和防治、建设工程安全等积累第一手资料。运用尾矿治理技术,参与矿山尾矿治理及尾矿坝崩塌抢险工作。
【工程勘察与施工】
全局拥有房屋建筑一级总承包企业1个,甲级勘察院4个,甲级测绘院5个,一级地基与基础施工企业6个;能承接建筑安装工程、路桥工程、水利工程和隧道工程,各类桩基础工程、软基处理工程和压密注浆工程,水文水井、地热井、辐射井、竖井工程,浅层油气钻井工程、大直径基岩钻井工程、高精度垂直钻孔和定向钻探工程,矿山尾砂坝治理、边坡治理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桩基检测、工程物探、工程测绘、岩土实验、测井工程等。近年来,我局运用国内领先的特种钻凿高精技术和高资质等级的优势,服务于京、沪地面沉降防治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场馆、磁悬浮铁路、东海大桥、浦东机场建设,上海地铁一号线抢险,以及合九铁路,合徐、合铜、连霍高速公路,铜陵、芜湖、安庆长江大桥建设,黄山索道、淮北二电厂等一大批省内外重点工程建设,得到了所在省市政府和业主的好评。完成的上海 “裕安大厦”钻孔灌注桩荣获“华东第一桩”称号,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奖;参与桩基施工的上海“东海商业中心大厦”、“美罗大厦”、“中国船舶大厦”等获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最高奖─ “ 鲁班奖”;上海“香港发展中心”、“轻轨高架东宝兴路站”等桩基础主体工程获上海市政府建筑工程最高奖─ “ 白玉兰奖”。在完成的岩土勘察和工程施工项目中,工程合格率均在 98%以上,优良率超过建设部的要求。
【房地产开发】
开发了合肥南屏家园、合肥地矿家园、宣城香溢梅溪、铜陵和谐家园、芜湖赭山春秋、来安南城美都等住宅民生工程和商业地产项目。拥有土地、房产、酒店等一批优质资产,项目遍布省内合肥、芜湖、宣城、铜陵、滁州等地市,业务涵盖商业购物中心、星级酒店、影城、写字楼、公寓、住宅等多个商业地产领域。“星隆国际”是我局第一商业地产品牌,地跨合肥、芜湖、宣城三地60万平方米的合肥星隆国际广场、芜湖星隆国际城、宣城星隆国际广场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美国万豪集团、马来西亚百盛集团、香港华润集团、台湾大润发、香港星美院线、上海深喜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多种经营】
主要分布在金银珠宝饰品加工和检测、机械制造、橡塑、矿产品开发与贸易等行业。华东连铸机配件厂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大中型钢铁企业。金运橡胶塑料有限公司产品畅销20 多个省、市、自治区。膨润土、钾长石等矿产品加工和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增长。黄山山水国际旅行社和山水大酒店,是省内优秀旅游企业之一。